文学

茅奖作品改编潮再现,碎片化娱乐时代,严肃文学再次“挺身而出”

电视剧《北上》正在播出,根据《主角》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西安开机,《本巴》在平遥电影展中亮相,《千里江山图》宣布影视化,《回响》以网剧形式和观众见面,各大平台待播的还有《秦腔》《张居正》《这边风景》《应物兄》等,上述作品有一个共同特点:均为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文学 娱乐 碎片化 韩浩月 本巴 2025-03-13 15:00  16

网文与短剧:相生相伴的文学影视新生态

网络文学自兴起以来,已在文化领域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众多网络文学作品脱颖而出,不仅成功出版为实体书,还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畅销书。更有许多作品凭借精彩的故事和独特的魅力,被改编成影视剧,在荧幕上大放异彩。

文学 短剧 影视 网络文学 网文 2025-03-13 13:14  16

英美文学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路径研究

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人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在于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除了基本的听、说、读、写、翻译等语言技能外,还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文学作品的语言描述精准、生动,作品内涵更是深刻而丰富

文学 英语教学 大学 路径 英美文学 2025-03-13 14:04  15

从茅奖作家看陕豫文学之争

下面我们就具体作品来进行分析。陕西影响力最大的作品当属路遥《平凡的世界》,曾经有十几二十年一直位列最畅销的书单,曾被无数青年奉为励志经典。现在看,这本书其实是一部过于乌托邦的作品,是对农村一种田园牧歌式的赞颂。其文学价值并不是很高,但无可否认的是,它的传播范围

文学 作家 茅盾文学奖 乔叶 李佩甫 2025-02-27 07:14  14

文学IP影视表达 双向赋能锁定收视爆款

进入3月,影视作品呈现出一片繁花似锦之势:《北上》热播、《长安的荔枝》定档、《主角》开机、《平原上的火焰》正在影院上映……这些作品自带文学IP属性,而影视化的表达则让这些优秀文学作品抵达更为广域的受众——静态的文字和动态的影像在叙事层面互补阐释,共同搭建具有想

ip 文学 爆款 影视 黄卡 2025-03-13 11:13  17

梦情:文学郑军五行将

河南文坛中郑州文学蓬勃发展,老中青少作家结合,五行将领梦情、邹相、衣水、彭进、魏灵芝等以其独特风格和才华引领潮流,为文学豫军贡献力量,期待更多作家涌现,共书辉煌篇章。

文学 五行 郑军 梦情 郑军五行 2025-03-13 09:59  15

黑土地孕育的文学现象

在文学的广袤天地中,总有一些作家以独特的笔触和深厚的情感,描绘出一方土地的灵魂。黑龙江乡土作家郑旭东便是其中一位,网上,很多人读过他的文学作品,称之为“东北的赵树理”。

文学 呼兰 郑旭东 火浴 呼兰河 2025-03-13 09:25  16

AI 冲击下,文学创作的评判标准究竟在于身份,还是作品的质量?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AI创作已经成为文学领域不可忽视的力量,然而,《诗刊》对AI创作的拒绝,引发了一场关于文学创作核心价值的激烈讨论:文学创作的评判标准,究竟在于创作者的身份,还是作品本身的质量?这一问题的探讨,不仅关乎当下文学创作的走向,更预示着未来文学发

文学 创作 创作者 文学创作 免战牌 2025-03-07 17:38  15

两会特稿丨文艺界代表委员共话“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

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的创造熠熠生辉,呼唤广大作家凭借如椽巨笔,以一部部匠心独运的佳作,勾勒出时代的宏伟轮廓,奏响新时代文学激昂奋进的强音。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和档案等事业”。在新的传播格局下,如何激活文学的

文学 文艺界 特稿 两会 两会特稿 2025-03-12 20:08  15

你们梦寐以求的儿童必看动画电影来了,涵盖家庭成长、社会教育、活力童话、经典文学、

你们梦寐以求的儿童必看动画电影来了,涵盖家庭成长、社会教育、活力童话、经典文学、魔幻冒险、科幻奇幻等方面,每一个领域的片名及适龄儿童,全都写得很清楚,而且还有每一部动画电影的简介。家长们快保存下来,没事多陪孩子看看这些纪录片,比玩手机强多了,孩子能学到知识,更

文学 儿童 童话 动画电影 社会教育 2025-03-12 20:04  15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文学与创意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全新升级

2025年3月,重庆对外经贸学院文学与创意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完成实践课程体系迭代升级。本次改革以培养全媒体时代新闻人才为目标,构建起"校媒联动、分级培养、多元产出"的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着力提升学生融合新闻生产能力。本次改革由何萍教授统筹规划,曾雯婷、刘宇等骨干

文学 创意 传播 经贸学院 何萍 2025-03-12 16:54  20

一场追问创作本质的文学实验

在人工智能技术深刻重构创作边界的今天,我们发起这场独特的写作实验:邀请当代诗人张二棍、戴潍娜与DeepSeek围绕同一主题展开诗歌创作,并同步呈现李壮、王士强两位评论家与DeepSeek对诗作的评论。我们设置的主题词为“春节记忆”,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主题,在于

文学 创作 实验 deepseek 张二 2025-03-12 16:13  17